南海再起波澜!中国海警前脚刚在铁线礁完成巡逻,插上五星红旗,后脚菲律宾就派人强行登礁,公然挑衅中国主权!这一举动发生在中菲关系微妙之际,是菲律宾的铤而走险,还是背后有其他势力操纵?这场“礁盘上的对峙”,将如何收场?
南海的风波,似乎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焦点又落到了一个不太起眼的地方——铁线礁。这个位于南沙群岛的小小礁盘,因为一些人的强行登礁行为,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事情发生在四月底。根据我们海警方面发布的消息,有那么六个菲律宾人,不听劝阻,硬是登上了铁线礁。我们的海警执法人员反应很快,也依法登礁进行了查证处置。
海警发言人说得很明白:铁线礁是我们南沙群岛的一部分,我们对这片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菲律宾方面的做法,侵犯了我们的主权,破坏了这片海域的和平稳定,我们要求他们立刻停止这种侵权行为。
这事儿不是孤立的。就在这之前没几天,我们的海警才刚刚公布了执法人员登上铁线礁进行相关作业的画面。
那可不是简单的走一圈,我们的队员在礁石上展开鲜艳的五星红旗,那场面,就像是在祖国的南疆打下了一枚清晰的印记,向全世界宣告这里的主权归属。他们仔细勘察周边环境,拍照取证,记录下铁线礁的真实面貌。这本是我们维护主权、行使管辖权的正常举动,也是向外界表明我们守卫国土、寸土不让的决心。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的海警人员还在礁盘上清理了垃圾,把那些散落的塑料瓶、破木头什么的都收拾干净。这看着是个小事,但意义不小。
一方面是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是对某些歪曲说辞的有力回击。近段时间,菲律宾方面有些人总想打“环保牌”,说什么要派“科学家”来铁线礁看看珊瑚是不是“人为堆积”的,想用这种方式混淆视听,为他们的非法主张找借口。
我们海警用实际行动说话,用镜头记录下铁线礁的珊瑚和沙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干干净净地维护了礁盘环境,也让那些不实之词不攻自破。当五星红旗在干净的礁盘上飘扬时,那些所谓的“环保担忧”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可没过几天,菲律宾方面就来了这么一出“针锋相对”的戏码,派人也登礁。他们这么做,明摆着就是不认可我们对铁线礁的主权,想用这种方式,制造一种他们也在“实际控制”的假象,好像在国际舆论上也能跟我们平起平坐,为自己所谓的“主权”打气。
那么,铁线礁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为什么双方会在这里较劲?
铁线礁,是我们南沙群岛众多岛礁中的一个,由三个珊瑚礁组成,形状有点像铁线,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它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就在菲律宾长期非法侵占的中业岛西边,两者距离非常近,据说只有大约2.5海里,可以说是近在咫尺。
1983年,我国公布了包括铁线礁在内的一系列南海岛礁的标准名称。说起我们跟南海的历史渊源,那可就长了,最早能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那时候的文献、地图里,就已经有了关于南海诸岛的记载。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是有历史和法理依据的。
然而,近些年,菲律宾方面却罔顾历史事实,对包括我们的仁爱礁、黄岩岛、铁线礁,甚至是被他们实际控制的中业岛在内的多个岛礁,都提出了主权要求。
特别是中业岛,自上世纪70年代被菲律宾非法侵占后,他们在上边下了大力气经营,不仅驻扎了军队,把它当成了在南沙的指挥中心,还迁徙了平民,盖了房子,甚至建了学校、幼儿园,连飞机跑道都修起来了,试图造成永久占领的既成事实。这个岛,就像是菲律宾楔入我们南海领土的一根钉子。
因为铁线礁离中业岛这么近,战略位置就显得格外重要。控制了铁线礁,就等于在非法占据者的眼皮子底下竖起了一面镜子,或者说是在他们霸占的院子门口挂上了我们自家的门牌,时刻提醒他们谁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这种无声的压力和震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菲律宾对铁线礁一直贼心不死,觊觎已久。去年3月,他们就两次派船和人想强行登上铁线礁,结果被我们强大的空中力量,据说是直升机低空悬停产生的气流给吹走了。
今年1月份,他们还不死心,又派了公务船过来,说是要采集砂石样本搞“科学研究”,实际上还是想找机会侵占,但被我们依法巡逻的海警船只成功拦阻。
菲律宾这一系列的小动作,不仅仅是针对铁线礁,也包括仁爱礁的非法“坐滩”船只补给、黄岩岛的滋扰等等。看起来,他们似乎想搞“多点开花”,这边碰碰运气,那边试试水温,采取一种“蚕食”策略,企图通过不断制造摩擦,一点点地扩大他们的非法存在,捞取实际好处。
面对菲律宾方面这种越来越频繁,甚至有点“碰瓷”意味的挑衅,我国展现出的是一种战略上的沉稳和智慧。你看,菲律宾那边又是拉着域外大国搞联合军演,企图施压,又是对过去的一些默契矢口否认,甚至还放出一些不着边际的言论。
对于这些口水仗和咋咋呼呼,我们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不陷入无谓的口舌之争,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说话。
我们的策略,有时候看起来是“以静制动”,你闹你的,我按我的节奏来。但需要出手的时候,绝不含糊。比如,当别人在敏感海域搞演习的时候,我们的海军编队,包括航母,就可能在附近合理合法地通过,展示我们的存在和能力,距离近到足以让对方明白我们的决心。
这就像是打太极,看着不温不火,但关键时刻能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让对方的花拳绣腿落空。这是一种“不对称回应”,你在一处挑衅,我可能在另一处更有利的地方采取行动,让你得不偿失,始终掌握主动权。
更重要的是,我们维护南海权益,不光靠现场的力量,还越来越注重科学和法律这两个“硬核”武器。
就在前不久,我国自然资源部等好几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铁线礁和牛轭礁珊瑚礁生态环境的科学评估报告。这份报告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基于详细的调查和数据分析,说明了这些礁盘的自然形成过程,还指出了导致珊瑚礁生态退化的真正原因。
恰恰是菲律宾在非法占据的中业岛上大兴土木,修建机场港口等设施,严重破坏了周边包括铁线礁在内的海洋生态环境。这份科学报告,可以说是直接打脸了那些打着“环保”旗号实则包藏祸心的说法。
同时,在法律层面,我们也在不断完善。新的《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开始实施,让海警在海上维权执法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们还正式加入了国际上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海洋资源的协定,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站在一起,共同维护海洋秩序。这些行动表明,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是讲道理、讲法律、讲科学的,是负责任的大国行为。
总的来说,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思路是清晰的,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坚持和有关的直接当事国,比如菲律宾,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争议,这是我们展现的诚意。但另一方面,对于任何侵犯我们主权的挑衅行为,也绝不手软,会进行坚决的回击。
铁线礁这次的风波再次说明,南海的维权斗争是复杂而长期的。无论菲律宾方面打什么算盘,耍什么花招,想通过制造事端来改变现状,都是徒劳的。我们自己的领土,一寸都不会少。
我国人常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于持续的挑衅,我们有足够的定力和智慧去应对。如果对方一意孤行,那我们的一线力量,无论是海警还是海军,必然会采取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海洋权益。
菲律宾方面也应该认清现实,停止一切徒劳的挑衅,回到对话协商的正道上来。毕竟,南海的和平稳定,才最符合本地区所有国家的长远利益。实力是对话的基础,主权是和平的前提,这个道理,希望有些人能早点想明白。